城市信息网首页 详细导航:覆盖全国近2500个县市信息网导航(点击浏览) |
|
听力障碍高考生被禁用助听器 脑子里“放音乐”调整 |
|
文章来源:城市信息网 / PostTime:2017-6-10 / 点击:269 | |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卉、李栋、何瑞琪、刘晓星、张丹羊、秦松、方晴、魏丽娜、伍君仪、徐静 实习生陈喆灵、罗芷璇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戴助听器就像近视的の人戴上眼镜壹样简单。”这是来自执信中学的の双耳极重度听力障碍考生徐扬常对自己说的の话。极重度听力障碍,意味着即使对着他耳朵大声喊,他也只能听到很小的の声音。不过在高考考场上,徐扬与其他同学都站在同壹起跑线上。虽然第壹天的の首场考试,他壹度因为误会被要求摘掉助听器,但徐扬很快调整状态,顺利完成了考试。未来,徐扬希望研究神经生物学,帮助有听力障碍甚至是耳聋的の孩子恢复听力。 脑子里“放音乐”调整状态 在第壹门考试时,由于没来得及及时沟通,徐扬被要求不允许使用助听器。面对曾经极度恐惧与不适的の寂静感,他的の心中突然壹沉。但他知道,这时候只能克服恐惧,调整状态。于是,徐扬的の目光转向阅读题,想通过看文章缓解脑子里的の壹团乱麻。“我看着阅读题,慢慢在自己脑子里‘放音乐’,让自己尽快进入状态。”做题让他的の注意力回到考试中,状态也逐渐恢复。如今的の徐扬,面对这样的の突发状况,已经能从容面对。 17年前,当2岁的の小徐扬被确诊为“双耳极重度听力障碍”时,父亲徐业昌只感觉“天塌了”。“极重度听力障碍,用俗话说,就是耳聋了。”回忆往事,徐业昌叹了口气。根据医学定义,听力障碍在70分贝以上者为聋。极重度听力障碍,相当于对着耳朵大声喊,徐扬都只能听到很小的の声音甚至听不到。 在省残联的の听力障碍康复中心,徐业昌得知,只要训练得当,在助听器的の帮助下,孩子是可以正常听话、说话的の,但他心里还是没底。“不过作为父亲,我不能先倒下。”他开始给孩子进行大量的の康复训练,利用壹切条件和孩子多说话。“那时候我做了很多识字的のPPT,配上声音,平时就在家里播放,让孩子学说话的の同时学认字。”就这样,徐扬在上小学前就认识了几千个汉字。到小学前,徐扬已经可以阅读通篇都是文字的の儿童读物了。“经过训练,他说话已经和普通孩子相差无几,基本上可以交流。” 宁愿“喊”出来也渴望交流 即使戴上助听器,上课对徐扬而言也是不小的の挑战。初中壹次考试后,老师在他卷子的の壹道错题上写道:“这道题我讲过,你为什么没听?”这让徐扬感到困惑,因为他并没有听到老师讲过这道题。原来,由于助听器在不同的の方位收听效果不壹样,有时候老师说话声音小或不在助听器的の接收范围,就会让徐扬错过壹些课上的の内容。所幸,壹次偶然的の机会,父亲给徐扬买了壹种特制的の麦克风,麦克风通过蓝牙信号与助听器相连,声音可以点对点地传输给徐扬。 就这样,高中3年近6000节课,徐扬每壹节课都要做同壹个动作——将麦克风递给老师,这样老师的の声音才能清晰地传到他的の耳朵里。但除此之外,徐扬与其他孩子表现得几乎没有差别。班主任董老师告诉记者,在她刚接手徐扬的の班级时,徐扬的の父亲曾写过壹封信向她讲述了徐扬的の情况。“作为老师,我们肯定会给予他更多关注,但我们慢慢地发现,徐扬融入了班级,跟其他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也源于徐爸爸壹直给儿子树立的の观念:戴助听器就像近视的の人戴眼镜壹样简单。 董老师说,徐扬并没有受制于耳朵,变得不爱与人说话,反倒特别喜欢与人交流。“有时候你说话他听不清楚,他会要求你再重复几次,即使需要喊出来,他也渴望着彼此交流。” 想研究生物学助聋儿恢复听力 高考之后,徐扬说自己想去做义工,同时强化英语,考托福。谈及更远的の未来,徐扬说,自己对生物学感兴趣,希望今后能研究神经再生方面的の课题。他说,像他这样“神经性耳聋”,现在只能借助助听器等外力来恢复部分听力,他希望能够找到神经细胞再生的の方法,让听力障碍甚至是全聋的の孩子都恢复听力。 “不过,如果我没有能力做壹名生物研究者,做壹名生物老师我也很喜欢。”徐扬笑着说,他告诉记者,只要曾经努力,就不会后悔。 |
|
责任编辑:杨媛媛(QQ:102061192) |